新京报讯(记者 张璐)记者10月15日获悉,北京科学中心重新规划的园区已揭幕。改造升级后,中心首先开发了草本、灌木、乔木的自然景观。它就像一个花园。将与室内展览合作,提供贯穿四个季节的科研服务。本周,中心将推出“带着种子去旅行”和“探寻水果前身”两项户外科普活动。北京园林风格地图指南。北京科学中心供图 北京科学中心科技文化部系统建设项目经理王云翔表示,与普通公园景观不同,中心景观蕴藏着科学知识。 “我们设计的盾牌是一条科学路线,重点了解植物六大器官、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自然规律等知识。“玉兰花开前从地上掉下来的“小耳朵”是什么?为什么海棠花开后颜色变浅?为什么没用的石榴不能吃?这些问题是北京科学中心提前向公众征集的。工作人员将引导观众通过观察、归纳和实践来寻找答案。本周,中心将免费推出两则免费内容。 户外科普教育活动“带着种子去旅行”“探索水果前辈”。其中,“带着种子去旅行”活动通过观察枫树、紫薇、石榴,探索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 “探果”活动通过比较研究花与果的关系,通过腊梅了解花的结构。这些活动可通过“数字北京科学 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刘梦洁主编、陈迪彦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