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字节系的崛起,腾讯的音乐内容和生态都面临挑战。 11月12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简称:腾讯音乐)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总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22.1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其中,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7.2%至69.7亿元,社交娱乐服务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7%至14.9亿元。不言而喻,喜马拉雅腾讯音乐主要依靠付费内容来增长。报告期内,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付费用户数量及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月收入)金额增加。其中,使用网络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规模达到1.257亿,同比增长5.6%; ARPPU值达到11.9元,同比增长10.2%。这是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后第一个完整季度的财报。 6月10日,腾讯音乐发布公告称,腾讯音乐已与喜马拉雅控股(简称:喜马拉雅)等多方签署了拟收购喜马拉雅的并购协议及预案。不过,喜马拉雅在用户订阅、长期音频等业务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清晰展现。财务报告和电话会议没有提及与长音频业务的数据关系。此外,从用户表现来看,本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仍同比下滑,至5.51亿;付费用户增速同比下降八个季度分别为20.8%、20.6%、20.2%、17.7%、15.5%、13.4%、8.3%、6.3%、5.6%。高管应对国内竞争压力 字节音乐产品正在扰乱国内在线音乐市场。根据Questmobile截至2025年9月的数据,虽然酷狗音乐、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应用程序的月活跃用户数仍位居前三,但字节音乐的汽水音乐应用程序紧随其后,排名第四,月活跃用户数约为1.2亿。此外,苏打音乐和番茄音乐听音乐版(现更名为番茄音乐)的年月活跃用户增速均高于传统传统播放器,分别为90.7%和92.4%;而酷狗音乐、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的增长率分别为-8.1%、-2.8%和1.5%。腾讯音乐高管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中回应了这一压力。 “竞争很正常。”他相信音乐作为相对传统的业务,曲库的优势和用户资产的积累仍然是腾讯音乐的主要竞争点。除了主要产品外,腾讯音乐还拓展了明星卡、勋章、泡泡(艺人与粉丝互动的社交平台)等其他服务。 “它不会被用于其他竞争产品。”此外,社交娱乐的商业化表现、多终端布局也被内部视为应对竞争的策略。目前,除了传统的音乐内容付费之外,腾讯音乐的内容衍生品和用户权益运营也被认为是增长动力。腾讯音乐高管表示,未来仍将加大对演出业务的投入,将举办更多各领军艺人的演出以及TMEA庆典等自有演出IP,希望这些能够与其他音乐公司形成差异化和优势。竞争,也为用户提供更多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演出项目和权益。做生态是腾讯的一贯策略,主导版权合作、线下演出等业务的投入需要成本支撑。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腾讯音乐营业费用恢复正增长,分别达到41.1亿元、46.9亿元、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3.1%、18.8%。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魏英子 编辑 岳彩洲 校对 杨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