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南京禄口机场的飞行距离为273公里,飞行时间为35分钟。为什么要开通短途航班? “十多年前,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由一架ERJ-145小型飞机执飞,载客量只有50人。由于转接国际航班,旅客行李较多,货舱装不下,只好用卡车帮助旅客拉‘溢流’浦东机场。近年来,东航已开通了7个航班。” 长三角地区“超短途”航线,飞行时间约1小时,让长三角旅客从上海浦东机场搭乘国际航班无缝通勤。 10月12日,南京禄口飞往上海浦东的MU2881航班起飞,机上全员乘客。新京报贝壳财经 摄 记者于金民超短途航线: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联通全球便捷通道 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枢纽国际化水平,东航持续增加中转运力,开通南京、南昌、合肥、溧水、宁波、 温州、义乌飞往上海浦东枢纽,每周 76 班。此举不仅将为长三角地区旅客提供通过浦东枢纽快速连接世界的便捷通道,也将显着提升浦东机场的中转效率和辐射能力。东航打造的“联程”航班,通过多个目的地之间的“空空联运”,高效连接各大城市和浦东枢纽。具体航班安排为:南京、H安徽埃飞、浙江丽水-上海浦东均为每天一班;上海浦东-南昌每天有两个航班;上海浦东-浙江宁波每周一、周四运营;上海浦东-温州除现有每日多个航班外,还将新增周一、周四、周五、周日航班,满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上海浦东-义乌为浙西北旅客提供更丰富的旅行选择 据了解,选择东航联程航线经浦东机场转乘国际航班的旅客,可享受“一站式购票、直接托运行李、无缝中转”服务。东航还为旅客在购票时提供各种折扣。中国东方航空机队。东航记者供图 体验:见证长三角一体化,体验快速“空空”转机2025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前夕,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随机体验了两架超短途“接驳”航班。第一航段为上海浦东飞往南京路口,航班号为MU2882,飞行距离273公里,飞行时间35分钟。在桑威很快就到了飞机上,值班空姐李玲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今晚我们航班的上座率相当低,有88名乘客。然而,今天早上从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已满员,载有158名乘客。 ”李玲告诉记者,“本次航班平飞时间只有五分钟,我们的空乘人员将利用这五分钟进行下降安全检查。 “平均来说,我每两个月就会飞一次这样的‘超短途’航班。其实,即使每次的时间很少,但还是挺感动的,因为我见证了长三角一体化。”a.“文化发展迅速。”航班关门前5分钟,地面工作人员赶紧给李玲送来了舱单,“该航班将减少9人,总共79人,而且这9人都没有行李。”李玲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回程航班上并不少见,“因为从上海飞南京的旅客90%以上都是转机。” 前一航班因各种原因未能赶上飞机的旅客,我们的地勤人员会予以妥善安排。 “在短短35分钟的飞行过程中,贝壳财经记者与坐在旁边的乘客李凡、孙琪聊天。”我们刚刚从英国度蜜月回来,这是我们第一次乘坐这种“超短途”航班。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上海和上海之间有航班。 南京. ”孙奇告诉记者,“我们两个人是坐高铁去上海的。我们首先到达那里的时间是上海虹桥火车站,体验虹桥站东航空铁服务。出发当天中午我们抵达上海,在虹桥火车站将行李交给东航并办理了乘机手续。然后我们就离开了它。我和丈夫在上海待了大半天,当晚就前往浦东机场乘飞机离开。 “李凡说回去比较方便。” “行李托运”是从伯明翰直接飞往南京。下午5点下了飞机,在浦东机场免税店逛了一圈,吃了东西,休息了。正是搭乘这趟航班返回南京的好时机。几乎是同时去虹桥转乘高铁。 10月11日晚,从上海浦东飞往南京禄口的航班抵达机场后正在搬运行李。拍摄到的照片是飞机缓缓降落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以及飞机停机坪,《财经》记者注意到,由于大量乘客持有这些货物,地勤人员开着6辆小车来清理。已运营十余年。还记得2018年,这趟航班由一架ERJ-145LR小型飞机执飞,载客量只有50人。由于接驳国际航班,旅客和行李较多,货舱无法容纳。部分行李需要机长搬运,以确保航班安全。对于这个“溢出”的行李,我们只能用卡车帮乘客运到布丁机场。此后,一直使用中型航空母舰来执行航班。 ”刘辉表示,南京至上海航线基本都是国际商务旅客,其中大部分是国际、国内中转旅客,节假日期间也会有一些学生旅客。该航班的上座率一直处于高位。od,尤其是早上从南京飞往上海的航班。但他也承认,据他所知,这趟航班公司并不赚钱,因为转接国际航班,行李容量大,而且机票便宜。 《财经》记者从南京返回上海浦东。在值机现场,记者注意到,东航南京始发的中国航班截止时间缩短至40分钟。刘辉告诉记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航空公司采用RFID行李追踪、精细化调度等方式,将效率提升到最高点。这意味着从南京出发并经浦东转乘国际航线的乘客的时间消耗会更短。 7时25分,MU2881载着138名旅客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空姐沉瑞云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机组人员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超短途”飞行,比如在每位乘客面前的座位口袋里放上矿泉水,并提前准备好毯子。 “虽然旅程很短,但我们还是希望给乘客带来温暖。”浦东“即刻旅客中转”周到高效,感受小商品之都义乌的航空梦想。 36分钟后,MU2881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浦东机场这么大,真担心转机来不及。”报税时间几乎落后于飞行时间。坐在记者旁边的乘客刘先生即将转机前往日本。他有点担心,因为他的国际航班一个小时后就要起飞了。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及时赶到。” ”贝壳财经记者和刘先生一起从走廊走到航站楼,找到了“答案”。 东航浦东地面服务部工作人员李欣萌他的同事穿着红色中转服务背心站在走廊入口处,为“转机紧急旅客”服务。他们张贴了“中转服务背心来服务”,并告诉李新猛先生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给旅客贴上讨厌的‘中转紧急旅客’标签,我们东航的工作人员会一路引导,直到他顺利登上联程航班。” 10月12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H104登机口前,东航浦东地面服务部工作人员身穿红色马甲,提供“转机紧急旅客”服务。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余金民 摄 “其实,在快速中转浦东的基础上,我们东航还推出了‘航班服务’,覆盖了国内外很多站点,而且我们还升级了‘机场直通’服务,支持很多中转浦东的‘国内免费行李’服务。”国际经虹桥至国内多个自由城市。伊利鑫盟向记者介绍:“面对大量转机旅客,我们通过高效的路径引导和安检程序的联合协调,确保旅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转机。”随后,贝壳财经记者也在浦东机场体验了“转机服务”。转乘另一趟“超短途”航班飞往义乌。义乌机场是一座服务于浙江中部的4D级国际支线机场。也是浙江省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机场。目前,义乌机场已开通30条航线,覆盖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26个国内城市以及首尔、曼谷、马尼拉等国际目的地。作为浙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机场助力义乌小商品贸易“买全球、卖全球”。据公开资料显示预计,2024年游客吞吐量达到340.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2.27万吨。全国排名分别跃升至第55位和第51位。 2025年9月10日,东航开通浦东至义乌的每日航班,成为东航从浦东枢纽往返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第七个目的地。首飞当日,该航班旅客上座率达到84.71%,联程旅客占比近70%。 11时50分,贝壳财经记者登上了这趟航程350公里、飞行时间45分钟的航班。机组人员的角色来自东航西北分公司。机长告诉记者,陕西这样的航班很多,比如西安飞往延安、榆林等,主要是其他交通不方便。其实我不太理解这么短的rou开头位于长三角等交通发达的地区。 “这次飞行就像飞抛物线一样,我们只是爬升并水平飞行了五分钟,然后就下降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飞行的高度只有6000米左右。”机长表示,这是他9月份以来第三次从上海飞往义乌的航班。事实上,客座率确实很高。 “90%是来自义乌的游客,他们到世界各地做生意。”浙江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对航空的需求迫切。在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来自阿联酋的Mike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现在我可以从义乌直飞上海浦东,然后再返回阿联酋。以前我必须先坐公交车到杭州,然后在上海转乘高铁,然后再返回阿联酋。” 10月12日,上海P航班登机口排起长队。乌冬到义乌航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余金民 摄 与此同时,义乌机场改扩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未来,跑道将扩建至3400米,飞行区等级由4D升级为4E,可起降波音777等大型飞机。同时将新建约4.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和1.74万平方米的货运仓库,计划于2028年竣工,吞吐量预计将达到3.8 亿,货邮吞吐量2.5万吨,将进一步巩固义乌作为国际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义乌机场目标到2027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3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万吨,国内通航点增至33个,国际(地区)航线数量将增至33个。将增加至5个(如首尔、大阪等)。它将重点拓展服务于小件货物全球配送的特殊国际航线。当黄浦江再次充满秋意时,我即将踏上探索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的旅程。 10月19日,这场由东航与上海机场集团联合主办的行业盛会将在上海如期举行,主题为“创新引领智能链未来”。论坛始终致力于将最前沿的航空理念转化为乘客看得见、摸得着的舒适感。从缩短中转时间到推广无纸化出行,从优化行李服务到拓展空铁联运,这些变化正在悄然改善每个人的出行体验。至此,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到了:航线更强、票价更实惠、乘坐更舒适。服务。每一个选择飞行的普通人本次活动不仅关乎行业的未来,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出行方式。这里讨论的每个主题都将使航空旅行在不久的将来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于金民 编辑 岳彩洲 校对 薛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