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机场起飞。上海浦东机场,东航的一架客机在深夜起飞,飞往遥远的欧洲。这个曾经以“连接世界”为目标的航空枢纽,悄然完成了“硬核进化”。今年7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现国际及港澳台出发点24小时通关,成为全国最大机场的新成就; 8月,上海浦东、虹桥机场优化入境航站楼值机流程,仅维持防爆检查,取消个人和行李检查; 9月,浦东机场扩建工程四期“2+6”组团工程之一的快速捷运系统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新建客运捷运车辆基地启用同时编辑。该基础成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工程开工以来的首个交付运营项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重要的国家战略。 2021年起举办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以下简称“北外滩论坛”)陆续发布的理念和成果,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明确指导。上海航空枢纽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正在从简单的“连接”向高质量的“密织”转变。通过拓展航线网络,智慧换乘经验 生态链整合,正在打造未来超级航空枢纽。超级枢纽的演进:效率和网络的双重飞跃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的战略之一主要职能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交付为基础,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正在构建遍布全球的密集“航线网络”。仅2024年,上海空港航空就将新增10个目的地,增加19个目的地,续飞8条航线,特别是飞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长途航线和国际航线。其中,意大利威尼斯、法国马赛、巴林麦纳麦、俄罗斯喀山为首批开通的国家航线,枢纽网络覆盖全球48个国家291个目的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进入2025年,东航以上海为主要枢纽,持续拓展全球航线布局。今年以来,新开国际和地区航线14条。夏季期间交通方面,东航热情开通了上海至哥本哈根、米兰、日内瓦、巴塞罗那等多条欧洲航线。洲际网络进一步完善。依托50余条国内快运航线和244条国际及地区航线,东航坚持“飞偏远地区、飞环球、飞新兴市场”的战略定位,持续开拓东南亚、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走廊。 ” 东航上海—哥本哈根航线首航盛事。与天合联盟成员一起,东航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目的地。它不仅是航线的延伸,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空中桥梁,让全球互联互通从“家门口”成为现实。搭乘东航首航航班的旅客 上海-日内瓦路线。枢纽是航空网络的主要节点。提升国际航空枢纽水平,不仅是“飞得更多”,更是让枢纽中转出行“更顺畅”。东航上海—巴塞罗那首航航线空乘人员合影。今年6月,上海浦东机场启动“拓展战略”,一举推出8项新服务,直击国际中转旅客痛点。其中,“最短换乘衔接时间”尤其值得关注。据介绍,在中转接驳方面,浦东机场与海关、移民局形成合力,共同缩短通关时间,为飞机提供产生更多中转产品的可能性。浦东机场同步推出“国际及港澳台出境24小时通关”、“中转无忧”、“普乐走”、“啦”等服务“夜站”、“航班延误满意”、“失物快查”、“宠物出行”等服务。从智慧出行到贴心服务,从便捷过渡到温馨关怀,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位旅客乘车舒适、便捷、温馨。致力于将上海机场打造成国际旅客中转首选,为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贡献力量。 浦东机场综合休息 面积。 2025年,东航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主力军,将以高效的中转服务和创新的产品体系,持续巩固和提升上海枢纽的全球竞争力。数据显示,东航是浦东机场国际业务中转的主要支撑。 2024年东航完成国际中转旅客835.8万人次至浦东机场,占机场总量的80.9%;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增至4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6.8%,成为推动浦东枢纽国际中转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浦东机场综合休息区。为提升中转体验,东航积极整合政策和资源,依托“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出中转酒店、专属休息室等配套服务,显着提升旅客满意度和服务粘性。更值得一提的是,东航牵头推出“机场通”跨机场联运服务,有效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该服务覆盖国内13个城市经虹桥中转至51个国际目的地的旅客,实现“一程”借助红浦与红浦机场之间封闭的市级机场联动线,进一步提高旅客的中转速度,真正实现“免提高效中转”,进一步强化上海作为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的辐射水平。 效率。货运领域的“硬核”实力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今年3月,上海浦东机场创新推出国际中转“换单”模式。全球货运公司可依托浦东机场丰富的国际航空枢纽网络和舱位资源,优化进出港航班组合。他们可以利用不同飞机的主运单相互连接,快速更换货物,实现高效的“原始录入” 一个此外,上海航空运输全链路数字化运营平台整合了机场、海关、航空公司等,在国内首次将公司、货运承运商等各方纳入航空货运信息全链路,有效减少了货运承运商的输入工作量,显着提高了货运效率。 效率.清关.今年前7个月,浦东机场国际中转货运量大幅增长130%。 “航空+”生态革命:从概念构想到实际落地 2023年以来,随着全球民航业复苏势头逐渐强劲,围绕“航空+”的市场探索也不断深入。北外滩论坛讨论桌上,围绕“航空+”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邪教东航国博画机、东航与文化博物馆的跨境合作开启了“航空+文化博物馆”的新范式。 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东航与上海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尚博”彩绘飞机是全球首个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题的“航空博物馆”,在洲际航线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画卷。与此同时,中方联合打造的“国博”主题涂装飞机 东航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被誉为国家“49号展厅”世博会。机身涂有文化金色图案。博物馆绘画的两架飞机执飞上海至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等多条国际航线,未来将逐步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半沙,成为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东航尚博涂机。 “航空+文博”合作不仅限于空中展示,还延伸到地面场景——东航命名上海博物馆东楼第二特装展厅,与两馆在文化交通、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合作。通过“博物馆特权”、联合文创、文化运输保障等举措,有效促进“旅客”与“游客”双向转换,构建“航空、旅游、旅游”深度融合的生态模式。上海东楼博物馆第二专题展厅以东航命名。这一系列合作充分体现了东航“空中文化使者”的定位,通过全球航线网络和专业的运输能力,为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搭建了一座安全、高效、广泛的桥梁,也为东航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跨界融合样本。 文化机构与博物馆、航空公司的创新合作。东航“航空+文旅”的尝试还不止于此。今年6月,在2025上海国际邮轮节开幕之际,东航与阿依达邮轮推出“飞上海,寄东方”空水联运产品; 7月,东航与时尚品牌 kultura泡泡玛特创作“Dimoo 50周年纪念”“中泰建交”成功少女之旅。东航与泡泡玛特联合打造“迪木中泰建交50周年”机画。进一步深化“航空+”模式,跨航空铁联运新模式将扩大机场辐射覆盖范围,让更多中小城市居民便捷享受航空服务,有效释放潜在消费。 “以前,从苏州经上海到广州,我得拖着李要赶航班的火车。现在通过东航“高铁联售”服务,您可以一单购买全程所需的所有机票和高铁。更方便的是,您可以直接在火车站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手续,无需携带大件行李前往机场航站楼。 “经验饶先生的商旅经历很有代表性。东航还持续开展长三角空铁联运服务“空客联运”项目相关工作,服务旅客6,848人次; “双国内”产品让旅客顺利完成一系列入境手续,还形成了“实体链”、“技术链”和“体验链”三大链条。驱动物理链高效、安全运行的算法,如航班操作系统、空中交通管理等。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客户服务。文化旅游和文化,都依赖现代科技。持续推动行业智慧融合和发展理念创新。每年的这一盛会,不仅是一次意见的碰撞,更是一次智慧的汇聚,将持续推动中国民航业在科技、技术等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创新逻辑、绿色发展、提升服务。论坛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引领,助力打造更加智慧、高效、绿色的航空运输体系,为民航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希望通过这场思想盛宴,中国民用航空在新时代展翅高飞,为全球航空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王真真编辑陈莉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