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组建门特古区
发布时间:2025-11-13 09:20
11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门头沟举行主题为“领导人发布·京华行”系列新闻发布会。门特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礼辉介绍,近年来,门特沟区将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运用到人才领域。围绕“引、育、用、留”人才全链条,系统实施“灵山计划”、“智慧谷计划”、“百花计划”、“永定计划”四大专项计划,着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系统。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实现“从0到1”的突破。门特古是一座自古就有“开放包容”文化基因的地方。共有38个部分京西公路就在这里,全长684公里。自元明以来,商贾云集,孕育了门特沟的亲商文化、海纳百川的文化。李立辉介绍,近年来,门头沟系统铺设了多元化产业平台,正在从“煤炭千年”向“工业新城”转变,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沃土。目前,人工智能、超高清数字视听、心血管医疗器械三大主导产业取得了“从0到1”的历史性成就。建成国内最大700p自主可控kA智能计算集群,并率先到达北京算法注册服务中心和数据资产服务。中心引进华为计算视听创新中心,建设京西智谷模型调优中心orkshop、AI智能空间等,先后部署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30余个平台载体。着力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运动打卡地、京津冀首选微度假目的地“三个地方”品牌。建设一批复合型文化旅游和新型文化空间,形成不断发展、多元共生的新兴业态。该地区将新增就业岗位2.7万个,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牵头启动首批“10位算法人才”李丽辉表示,门特沟在人才领域拓展了生物多样性理念,以政策多元化促进人才多元化,系统设计了“1+3+n”矩阵x政策覆盖多领域、全周期。门特沟区率先推出全市首批“10位算法人才”,在商业空间、算力使用、算法交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此前年龄为33岁,其中最年轻的仅24岁;推出13项“乡村诗画”建设产业人才扶持政策,聚焦成果转化,在项目孵化、运营管理等方面精准支持,对乡村产业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专项奖励;推出社会领域首个城市特殊人才支持政策,为社会管理人才在技能提升、职业发展、职称评审等方面提供系统保障;并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今年年初,门特古区以青年科学为目标e 启动技术人才“三支”计划,实施住房保障“一免两补”;设立5000万元“智慧谷计划”基金支持创业,最高等值支持50万元;审核确认实施“一卡”,“京西人才永定卡”持卡人可享受20余项优质服务。同时,积极引进北京八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优质教育资源,与北京同仁医院共建门特沟医院,举办高层论坛和步行会议,搭建国际学者交流载体,着力打造最佳人才生态。新京报记者 曹景瑞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丽君